肺的病变,主要是肺气宣降失常,表现为肺主气司呼吸功能的障碍和卫外功能的失职,以及水液代谢的部分病变。肺的病变有虚实之分,虚证有气虚和阴虚,实证多由六淫等外邪侵袭和痰湿阻肺所致。大肠病证有湿热内侵,津液不足和阳气亏虚等。
肺病常见的病位症状有:咳嗽,气喘,胸闷或痛,咯血等。
肠虚滑泄 |
肠虚滑泄证是指大肠阳气虚衰,不能固摄所表现的证候。多由久泻,久痢所致。 主要临床表现:利下无度,或大便失禁,甚则脱肛,腹痛隐隐,喜温喜按,看淡苔白滑,脉沉弱。 Ztes$W机分析:久泻久痢伤阳,阳气虚衰,大肠失其”懒,故下利无度,甚至大便失禁、脱肛;阳虚阴盛,胞内生,寒凝气滞,故腹痛隐隐,喜温喜按。舌淡苔白猾、脉沉弱为阳虚之象。 相似证候的辨别:参见大肠湿热等。 辨证注意点:①久泄,不是新病;②无实证之象,没有邪实,诸如口臭、苔黄腻、腹剧痛、大便秽臭等; ③大便失禁或腹泻过频。Uja老中医在线 |
大肠湿热 |
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侵袭大肠所表现的证候。多因外感湿热之邪,或因饮食不节等因素造成。 主要临床表现:腹痛,下利赤白脓血,里急后重; 或暴注下迫,色黄而臭,或腹泻不爽,粪质粘稠腥臭。 伴有肛门灼热,小便短赤,身热口渴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或孺数。 病机分析:湿热侵袭大肠,壅阻气机,故腹痛,里急后重;湿热熏灼肠道,脉络受损,血腐成脓,故下利赤白脓血;湿热下注,水谷传导失司,清浊不分,故暴注下迫,色黄而臭;湿阻大肠,热炽气滞,大肠气机不畅,故腹泻不爽;热炽肠道,则肛门灼热冰液从大便外泄,故小便短赤,热盛伤津故口渴,身热,粪质粘稠腥臭。舌红苔黄腻为湿热之象;湿重于热,脉象多见德数,热重于湿,脉象多见滑数。 相似证候的辨别:腹泻,一般实证归大肠,虚证归咎于脾。以下介绍的肠虚滑泄,治不离脾。实证加腹泻,常见的两种,一为此证,另一为伤食。后者有暴饮暴食史,腹泻物酸腐,凭这两点不难鉴别出来。虚证腹泻,有肠虚滑脱(责之于脾、肠)、脾虚腹泻(责之于脾)、五更泄泻(责之于脾、肾)等等,或涉及单一脏腑,或累及多脏多腑。但与本证一派实证不难鉴别。 辨证注意点:抓住这么几条:①大肠之症,腹痛、腹泻;②实证,病程较短,身体不亏;③湿热证,苔黄腻,泻下较臭,或脓血、或如水注等等。
|
燥邪犯肺 |
燥邪犯肺证是指秋季感受燥邪,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。 主要临床表现;干咳无疾,或痰粘少,咳之难出,甚至痰中带血,胸痛,皮肤及口唇鼻干燥,发热微恶风寒,舌红苦自或黄,脉数。 病机分析:燥邪犯肺,肺失滋润,清肃失常故干咳无痰,或痰粘少不易咳出。燥伤肺津,津液不布,故皮肤及口唇鼻干燥;咳伤肺络,则胸痛、痰中带血。燥邪外袭,肺卫失宣,故见发热恶寒的卫表症状。鉴于以出现的寒热有轻重不同,温燥表证近似于风热表征。燥邪伤津故舌红,邪偏肺卫苦多白,脉多见浮数;燥邪袭肺,苔黄,津伤较重,脉细数。 相似证候的辨别。详见前两节。 辨证注意点:①新病;②发病于秋季;③伤津干燥之症,如干咳、痰粘不出、唇鼻干燥等;④肺部症状,如咳、痰之类。兼寒象为凉燥,兼热象为温燥。 |
大肠液亏 |
大肠液亏证是指体内津液不足,不能儒润大肠所表现的证候。多因久病热病伤阴,或素体阴亏,或妇女产后阴血内亏等因素引起。Uja老中医在线 病机分析:津液不足,肠失儒润,故粪便秘结干燥难出,数日甚至十余日一行;津液不得上充则口咽干燥,浊气不泄而上干故口臭,头晕;燥热阴亏,故舌苔黄燥,舌质少津,脉细涩。 相似证候的辨别:本证与若干便秘证要辨别开来,如气虚便秘,以气虚无力为特征;血虚便秘,以产后或失血后多见;胃阴虚证,则必伴见干呕呢逆,饥不欲食,舌降苔利等症;阳虚便秘,多见年高肾阳亏虚用E便无力为特征。而本证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,津液不足之特征。 辨证注意点:①大便干结难解;②口干咽燥等津液亏虚之症;③常发生于阴液耗损疾病的后期。
|
风热犯肺 |
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外邪侵犯肺系,卫气受病所表现的证候。 主要临床表现:咳嗽,痰稠色黄,发热,微恶风寒,口干咽痛,舌尖红,苔薄黄,脉浮数。
相似证候的辨别:本证主要与燥热犯肺、热邪壅肺相鉴别。燥热犯肺是仅指发生于秋季,且有明显伤津的燥证。本证则无季节限制。热邪壅肺与前两者不同在于里热证,而前两者往往兼有表证,病程短。 辨证注意点:①风热表证;②突出的肺部症状。
|
痰湿阻肺 |
痰湿阻肺证是指痰湿阻滞肺系所表现的证候。多由脾气亏虚,或久咳伤肺,或感受寒湿等外邪所引起。 主要临床表现:咳嗽痰多,质粘色白易咯出,胸闷,甚则气喘痰鸣,舌淡苔白腻,脉滑。 病机分析:外邪袭肺,肺宣降失常,肺不布津,久之水液停聚而为痰湿;脾气虚输布失司,水湿凝聚为痰,上贮于肺;或久咳伤肺,肺输布水液功能减弱,聚湿成疾;以上三种原因都能导致痰湿阻肺,肺气上逆,故咳嗽痰多,痰质粘色白易于咯出。痰湿阻滞气道,肺气不利,故胸闷,甚则气喘痰鸣。舌淡苦白腻,脉滑,均为痰湿内阻之征。 相似证候的辨别:痰湿阻肺以其久病、痰多为特征,往往不易与其他病证相混淆。应注意的是,痰湿阴肺的重证每每累及心脏,兼见心气虚、心阳虚甚至心阳暴脱的危证。临证应仔细审视。 辨证注意点:主要掌握三点:①咳喘往往反复发作,病程较长,有别于外邪犯肺的新感;②痰湿之征突出,即痰多、质粘色白易咯出,痰鸣,苔腻,脉滑或弦滑;③肺部症状:咳、喘、胸闷之类。
|
寒邪客肺 |
寒邪客肺证是指寒邪内客于肺所表现的证候。 主要临床表现:咳嗽,气喘,痰稀色白,形寒肢冷,舌淡苔白,脉迟。 病机分析:寒邪客于肺,阳气被郁,肺气上逆,不能达于四肢温煦肌肤故形寒肢冷。寒性凝滞,致使气血运行不利,血不上荣于舌故舌淡苔白,脉道不利则脉迟。 相似证候的辨别:参见“风寒束肺”节。 辨证注意点:①寒实证,如形寒肢冷、舌淡苔白、脉迟、痰稀色白等;②肺部证候,如咳、喘等。
|
热邪壅肺
|
热邪壅肺证是指邪热内壅于肺所表现的证候。多因温热之邪由口鼻而入,或风寒、风热之邪入里化热。内壅于肺所致。 主要临床表现:咳嗽,痰稠色黄,气喘息粗,壮热口渴甚则心烦,鼻翼煽动,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。 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,脉数等。 病机分析:热邪壅肺,肺失清肃;肺热炽盛,炼液为痰故咳嗽,痰稠色黄,肺失清肃,气壅不降故气喘息粗。里热蒸腾则壮热,内灼津液故口渴;热扰心神,故心烦不安。如果痰热交阻于肺,气道不利,肺气郁闭,则出现鼻翼煽动之象,这时病情比较险恶。如热伤肺络,导致气滞血壅,气血失畅,则出现胸痛,咳吐脓血腥臭痰。里热炽盛伤津,大肠失润则大便秘结,化源不足则小便短赤。舌红苔黄,脉数皆为里热之象。 相似证候的辨别:详见前节。 辨证注意点:①里热实证,程度可相差很大,预后也不一样,轻则痰黄、发热,重则咳吐脓血,痰稠腥臭,壮热潮热;②肺部证候,如咳、喘、痰、鼻翼煽动,胸痛等。
|
风寒束肺 |
风寒束肺证是指外感风寒,肺气被束所表现的证候。 主要临床表现:咳嗽,痰稀色白,微恶寒,轻度发热,无汗,鼻塞流清涕,舌苔白,脉浮紧。 病机分析:外感风寒,肺气被束夫宣故咳嗽,寒属阴,故痰稀色白,鼻为肺窍肺气失宣,鼻不通气故鼻塞流清涕。邪犯肺卫,卫气被遏则微恶寒,正气抗邪故轻度发热,毛窍郁闷故无汗,苔白,脉浮紧为风寒袭表之症。 相似证候的辨别:本证主要与风寒表证和寒邪客肺相鉴别。风寒表证与本证均系外感引起,均为新病,所不同的是本证肺部症状突出,寒邪束肺为主。 束肺和犯肺还有一点区别,犯肺仅咳嗽痰多,而束肺则咳声不爽,鼻塞无汗,气机被束。寒邪客肺详见于下,特点是表证不明显,不似本证。 辨证注意点:应有两条:①风寒表证;②肺部症状突出,且有咳声不爽等肺气被束的特征。 |
肺阴虚 | |||
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不足,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。多因久咳伤阴或痨虫袭肺或燥热伤阴而致。 主要临床表现: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,消瘦,五心烦热,盗汗,颧红,口咽干燥,或痰中带血,声音嘶哑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 病机分析:肺脏喜润恶燥,肺阴不足,虚热内生,灼液成痰,胶困难出,故干咳无痰或疾少而粘;肺阴亏虚,不能濡养肌肉故消瘦;津不上承则口咽干燥; 虚热内炽故五心烦热;虚火上炎则颧红;热扰阴营故盗汗;热灼肺络,络伤血溢则痰中带血;喉失阴津濡润故声音嘶哑。舌红少津,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。 相似证候的辨别:主要是与燥热犯肺相鉴别。燥热犯肺有时令因素,见于秋季;燥热犯肺病程短,属于新病;燥热犯肺以伤津为特征,如鼻咽干燥,干咳少痰,却无伤阴之象如消瘦、颧赤、潮热、盗汗、舌红、脉细等。据以上三条,不难辨别。 辨证注意点:①肺的病位证候,干咳、少痰,为其咳嗽的特征。②病程往往较长,反复迁延;③阴虚定性之症,如消瘦、盗汗、舌体小、脉细,或兼虚热如音红、颧赤、五心烦热、低烧、脉数等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