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龚廷贤 朝代:明 年份:公元1615年 |
序一 |
序二 |
序三 |
凡例 |
卷之一 |
卷之一 |
万金一统述 |
药性歌 |
诸病主药 |
释形体 |
周身脏腑形状 |
人身面背手足之图(缺) |
卷之一 |
十二经脉歌 |
十二经脉歌 |
手太阴肺经脉歌∶ |
手阳明大肠经脉歌∶ |
足阳明胃经脉歌∶ |
足太阴脾经脉歌∶ |
手少阴心经脉歌∶ |
手太阳小肠经脉歌∶ |
足太阳膀胱经脉歌∶ |
足少阴肾经脉歌∶ |
手厥阴心包络经脉歌∶ |
手少阳三焦经脉歌∶ |
足少阳胆经脉歌∶ |
足厥阴肝经脉歌∶ |
卷之一 |
十二月七十二候歌 |
运气候节交应时刻数诀 |
医学源流 |
卷之二 |
中风 |
中风 |
真中风证 |
类中风证 |
预防中风 |
卷之二 |
伤寒(附伤风) |
中寒 |
瘟疫 |
中暑 |
中湿 |
火证 |
内伤 |
饮食 |
郁证 |
痰饮 |
咳嗽 |
喘急 |
哮吼 |
卷之三 |
疟疾 |
痢疾 |
泄泻 |
霍乱 |
呕吐 |
翻胃 |
呃逆 |
嗳气 |
吞酸 |
嘈杂 |
诸气 |
青筋 |
痞满 |
鼓胀 |
水肿 |
积聚 |
五疸 |
痼冷 |
斑疹 |
发热 |
卷之四 |
补益 |
虚劳 |
失血 |
恶热 |
恶寒 |
汗证 |
眩晕 |
麻木 |
癫狂 |
痫证 |
健忘 |
怔忡 |
惊悸 |
虚烦 |
不寐 |
邪祟 |
厥证 |
浊证 |
遗精 |
淋证 |
关格 |
遗溺 |
小便闭 |
大便闭 |
大小便闭 |
痔漏 |
悬痈 |
体气 |
脱肛 |
诸虫 |
卷之五 |
头痛 |
须发 |
面病 |
耳病 |
鼻病 |
口舌 |
牙齿 |
眼目 |
咽喉 |
结核 |
梅核气 |
瘿瘤 |
肺痈 |
肺痿 |
心痛(即胃脘痛) |
腹痛 |
腰痛 |
胁痛 |
臂痛 |
背痛 |
痛风 |
香港脚 |
疝 |
痿 |
消渴 |
病 |
卷之六 |
妇人科 |
调经 |
经闭 |
血崩 |
带下 |
虚劳 |
求嗣 |
妊娠 |
产育 |
小产 |
产后 |
乳病 |
乳岩 |
妇人诸病 |
卷之七 |
小儿科 |
急惊 |
慢惊 |
惊后调治 |
疳疾 |
癖疾 |
诸热 |
感冒 |
伤食 |
腹胀 |
呕吐 |
泄泻 |
吐泻 |
痢疾 |
疟疾 |
咳嗽 |
喘急 |
小儿初生杂病 |
小儿杂病 |
痘疮 |
麻疹 |
卷之八 |
痈疽 |
瘰 |
疔疮 |
便毒 |
下疳 |
杨梅疮 |
疮 |
疥疮 |
癣疮 |
秃疮 |
癜风 |
疠风 |
诸疮 |
杖疮 |
折伤 |
金疮 |
破伤风 |
汤火 |
虫兽 |
中毒 |
骨鲠 |
五绝 |
膏药 |
通治 |
奇病 |
云林暇笔(凡十二条) |
叙云林志行纪 |
后序 |